时代法治网公安 • 正文

全省首创!公安警务室入驻救助站,助力“弱有所扶”

   中国法制西部网讯(本网总编 高希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人民对民生需求的新变化,解决好民生出现的新问题则是我们工作的发力点与突破点。

1.jpg

2.jpg

“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报告的新提法、新理念。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行“行政效能革命”,公安长安分局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将群众“需求点”做为落实工作的“发力点”,精准把脉,对症施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在西安市救助站派驻警务室的创新举措,进一步解决公安、民政信息系统对接问题,共同做好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3.jpg

公安长安分局局长李会贤、西安市救助站副站长齐静跃共同为警务站揭牌

4.jpg

公安、民政系统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2017年12月8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驻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举行了启动仪式,长安区政协副主席、公安长安分局局长李会贤、西安市救助站副站长齐静跃共同为警务站揭牌,警务室正式投入使用。公安长安分局副局长李文博、马护军,韦曲街办副主任闫海琴、西安市各区县民政救助系统工作人员、公安长安分局民警8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5.jpg

公安长安分局副局长马护军主持活动

6.png

公安长安分局李文博、西安市救助站副站长齐静跃、警务室负责民警曹兆海分别做表态发言

失踪人口信息库救助人员信息库分属公安和民政两个系统。近年来,因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同步共享,对落实流浪人员身份信息,帮助失踪人口回归家庭等工作造成阻滞。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安长安分局党委成立专班,通过与市、区民政系统多次交流沟通和深入调研,拟定以设立救助站警务室为载体,建立信息同步、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7.jpg

驻西安市救助站警务室各项制度规范齐备

在前期筹备中,公安长安分局按照“破除壁垒、信息共享、无缝对接、精准服务”的思路,在西安市救助站大力配合下解决办公用房、建立协作机制,同公安上级部门有效对接,为警务室拉入公安专网,实现“零距离”办公,并在当前分局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抽调4名民警进行驻站工作,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

8.jpg

救助台账资料,记录规范

9.jpg

警务室民警核查被救助人员身份信息

试运行1月来,警务室共计核查人员身份信息100余条,落实户籍信息26条,有效缩短了受助人员滞留时间,提高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正式运营后,警务室将继续做好公安、民政信息融合,拓展受助人员寻亲渠道,同时主动核查救助人员存在的违法犯罪线索,不断改进工作内容和模式,提升行政效能,提升治安管控效果,提升服务弱势群体和百姓的能力。

10.jpg

查看警务室工作台帐

11.jpg

看望了解救助站滞留人员情况

12.jpg

了解救助站冬季救助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