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西部网讯(通讯员 阮国平)7月28日,了解到在天竺山镇中心小学的校园、天竺中学校园、山阳中学的校园内,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身影:
一位瘦弱的母亲背着和她一样瘦小的儿子,她一只手放在背后用心托着儿子,一只手用力扶着栏杆,费力地踩上一个又一个台阶,额头已渗出密密的汗珠,却竭力保持身体平衡,努力的面带笑容和她儿子的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在母亲背上完成小学、初中、高中求学路的这位男孩,叫冯有波。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又从不把自己看成是残疾人。他自强不息,刻苦努力,学习积极主动,善发言,爱思考,考试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就连病痛最严重不得不休学在家时,他也不会忘记学习。每天坚持自学,还给自己布置作业。而他的作业也要比其他学生写的更整齐,更准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张张鲜红耀眼的奖状肯定了他的坚持,见证了他不变的誓言。
他性格开朗,积极乐观,乐于助人。从不因身体的缺陷暗自伤神。在家里,他把学过的知识讲给哥哥听,常常与哥哥讨论得热火朝天。在学校,课堂上,他发言不卑不亢;课间,他总是帮助同学解答各科难题;经常也与他们谈天说笑。同学们也愿意和他做朋友,都说他真诚,善良,值得信赖。他母亲含着泪花说道:“这孩子身体有病,可是,他比我们都坚强,他总是安慰我,安慰他爸爸。他还说等将来有出息了,一定不会让我们再受苦”。
他身残志不残,时刻饱含激情与命运抗争。他说他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喜欢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不畏艰难的气概。喜欢听《阳光总在风雨后》,喜欢听《水手》,他在闲暇之余总喜欢哼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十几年的生命里,他遭遇太多不幸,人生有着太多的艰难困苦,他却始终向着阳光努力生长,倔强地绽放。相信总有一天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苦心人,天不负”,冯有波是山阳中学2018届高考生,今天上午9:58得知自己已经被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相对其他高考生来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肯定会欢呼雀跃的。可是相对冯有波来说,喜悦只是瞬间的事。担心、煎熬接踵而至,家里十分贫困:家里有五口人,父母都是农民,小学文化,并且父母身体状况都不好。父亲患有腰椎病,病情严重时,卧病在床,无法翻身,疼痛难忍;母亲患有头痛病;冯有波本人患有骨质疏松病,上学全由母亲背送;哥哥属于重度肢体残疾,从没有入过学堂门,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白天生活唯一的地方就是轮椅,自学电脑,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懂;弟弟患有智力障碍。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子就是父亲,可是父亲自从患有腰椎病后,家里的地无法随季节更替而耕种,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一家五口人是随冯有波上学的地点变化而随时迁移。这么多年来,就是靠着村、镇、县各级领导关照,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社会爱心人士的爱心救助,渡过难关的。
而目前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一家五口人由长沟迁移到山阳县城,现在就要由山阳县城迁移省城。学费、一家人的生活费,相对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都是一笔笔巨款!相对冯有波来说,还有一个拦路虎,那就是一家人在省城的住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有你,有我、有他,众人拾柴火炎高,我们都联合起来,伸出援手帮助冯有波,共同来圆他的大学梦,让这个“残而有为”年轻人的求学路走得更顺畅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那位身穿白大褂的冯医生会用他的一生的努力去为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