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法治网讯(张家南)华州区教科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以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做细做实校园矛盾预防、排查、调处工作,精准有效发力,化解各种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竭力为师生创造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建章立制,安防并重,着力打造平安校园“保障线”。一是健全责任体系。成立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包片、机关股室包镇、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工作机制,形成严密的安全组织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将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考核范畴,把“一岗双责”责任落在细处、落在实处。二是打造技防系统。在全区学校校门、教室、宿舍楼等重要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对监控画面实时监测和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全面落实了“一键报警”;为高中学校配备校园门禁人脸识别安防系统,通过刷卡通行,确保只有师生可以出入,并方便后期安全管理和追溯,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大“心育”力度。实行“全员导师制”工作制度,精准筛查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台帐,建立问题学生帮扶清单与措施,采取定期谈心、课业辅导、家访活动等方式,确保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多措并举,丰富形式,夯实平安校园“活力线”。一是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小小讲解员”“红领巾故事会”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向英雄学习的志向,将党的理论知识、红色故事、先锋榜样故事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日”“安全生产宣传月”“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等重点时段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法治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组织消防演练、预防拥挤踩踏等应急自救演练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联合公检法定期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为师生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当“红领巾”遇上“金色天平”等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提高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压实责任,协同治理,构建平安校园“防护线”。一是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校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全面推动全区学校“三个台账”建设(校园安全矛盾纠纷台账、问题学生帮扶台账、控辍保学台账),学校与家长、学生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和学生安全工作告家长书。建立校园反欺凌、预防性侵机制,预防和化解校园矛盾纠纷相关制度规范。出台“关于加强学校内外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填补了我区校园内车辆管理的空白,消除此类安全隐患。二是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各校组织政教人员、门卫保安加大对背街小巷等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力度,预防学生校门外欺凌事件发生;联合公安局对上下学时间校门口交通进行疏导,对应急突发性事件进行处置;开展家长护学岗志愿服务活动,对各校各班学生进行护导,防止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发生;联合区禁毒大队对全区86名校车驾驶人进行了毒品尿检检测,进一步规范了校车安全运营。三是实施部门联防共建。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进校园对学校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倒逼各校建立完善、科学、合法、可行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周边流动摊贩、“三无”食品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狠抓校园内外食品安全隐患,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牢牢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充分发挥警校联动作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纠纷调处、谈心谈话、教育诫勉、法治教育、安全防范、校园巡逻等机制,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责编: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