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西部网讯(任阿刚)乾县地处关中平原中段,渭北高塬南缘,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23万亩,县域海拔600-1467米,年降水量537.9毫米,无霜期224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北方所产水果几乎均有栽植且质量上乘。
2016年全县果树面积稳定在52万亩,其中苹果42万亩,酥梨2.2万亩,葡萄1.73万亩,以柿子、石榴、核桃和枣等为主的杂果3.86万亩。
县委杜润民书记了解果业生产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人任副组长的果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县政府每年配套100万元资金支持果业工作技术研发。
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和群众种植习惯,在县委、县政府产业引导下形成特色鲜明五大果业生产板块:一是在北部旱塬沟壑区5镇栽植十万亩双矮苹果基地,;二是西部建成以红富士、嘎啦为主的沿209省道20公里两侧辐射推进10万亩果业绿色长廊;三是围绕乾陵周围和梁山山系南麓以及甘河流域形成5万亩优质鲜食葡萄和酥梨产业基地;四是以薛录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形成2万余亩红仙桃种植区域;五是在中、南部以姜村为中心计划栽植10万亩以优系嘎啦为主中、早熟苹果。
持续创新,示范引领
乾县果业局始终把持续用力科技创新、示范带动做为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来落实,注重基础技术环节研究和试验示范引领,始终保持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发展。
检查苗木脱毒组培室苗木繁育
一是双矮苹果栽培技术领先。这种扎根、成熟于乾县的高产优质高效苹果生产方式在业界被称为“乾县模式”,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是苹果试验站建设成效显著。苹果试验站是乾县果业局联合国家苹果产业体系2013年建站,2016年被评为省级苹果综合试验站。
三是肥水一体化应用引领方向。全县果园节水滴灌已发展到3.2万亩,形成了三种模式:在各果业园区实施了果园肥水一体化自动控制;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果园实施了果园肥水一体化半自动控制;农户小面积果园采用自压式简易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
四、营销转型 靓丽品牌
在做好传统招商、安商的同时,顺应互联网+,网店、微信圈等营销模式蜂拥而上,成为新的销售力量。据统计,我县2016年水果总产量2/5份额依靠网销完成。
在果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先后在广西南宁、广东东莞、新疆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大城市积极深入当地交易批发市场招商引商。
五、融合企业 助力脱贫
动员全县果业园区、基地、合作社,以“园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资金入股分红”、“园区+贫困户务工”、“园区+贫困户流转土地”、“合作社+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等多种途径纳入贫困户,带动发展。
如今,全县水果年总产58万吨,产值19亿元,占到农业收入70%以上份额,农村人口平均收入增长7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