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法治网司法动态 • 正文

应用大数据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应用大数据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禅城法院应用大数据提升审判质效,积极构建公开便民的诉讼服务机制和平台

04e67ad59996430cade2b91653772265.jpg

禅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资料图片)

今年是司法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收官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禅城法院如何开拓进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日前,禅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阿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禅城法院将推动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主动拥抱大数据提升审判质效,积极构建公开便民的诉讼服务机制和平台,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区民生幸福提供有力司法支撑。同时,强化联合信用惩戒,全面推进解决执行难。

推动党建和审判工作深度融合

记者: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法院,禅城法院面临着人少案多的矛盾,司法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今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禅城法院有哪些主要工作思路?

谢阿桑:去年,禅城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诚履职,开拓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去年,禅城法院收案比2013年翻了一番,全年共受理案件38433件,再创历史新高,办结案件34140件,法官人均办案达到310件,结收比、结案率等主要质效指标均居全市法院前列。

今年我们的办案任务依然繁重,新类型、疑难案件逐渐增多,今年收案预计4.2万件以上,增幅超过10%,人少案多矛盾仍然存在,司法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还有差距。为此,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牢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同时,还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党建工作考核力度,促使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同时,禅城法院今年还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集中管辖优势,强化产权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继续发挥金融专业审判优势,主动服务禅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创新驱动发展,为禅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此外,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助力平安禅城建设。

以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审判质效

记者:今年是司法改革深化之年,在此背景下,禅城法院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

谢阿桑:今年,我们将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加大对审判关键节点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办案绩效考核,落实“人案双管”监督机制,实现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完善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强化速裁工作,化解人案矛盾。

同时,禅城法院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刑事裁判文书改革,落实辩护全覆盖制度。继续开展审判实务问答,对金融、知产审判等展开专项调研,促进类案裁判标准统一。

我们还将抓好信息化建设与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深入融合和深度应用,主动拥抱大数据,打造网络互联、业务覆盖、数据集中、资源共享的“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人民法庭样本标杆,为全区民生幸福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强化联合信用惩戒全面破解执行难

记者: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收官之年,去年禅城法院在破解执行难工作取得一定突破,今年禅城法院将推出哪些措施,实现全面决胜执行难的目标?

谢阿桑:去年,我们在执行团队建设和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将执行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建立了“截流分洪、分道引洪、淘沙泄洪”的“治洪三部曲”式的执行模式,对执行案件进行分类分段处理,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去年一共受理执行案件1.0306万件,同比增长35.55%,执结1.0050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3亿元,执行到位金额及到位率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破解执行难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在全省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今年,面对解决执行难这个“大考”,我们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走进“自动履行为常态,强制执行为例外”的新常态。主要的举措包括继续发挥执行服务办公室督促履行职能作用,强化联合信用惩戒,真正做到被申请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推行“局长值班日”,建立“执行四员”制度,即在执行质效、宣传、信访、资料四方面设专岗专员负责管理,做到随时反馈、全程可控;以执行专项行动为发力点,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犯罪打击力度,构建强制执行威慑机制。发挥司法网拍优势以及执行指挥中心联动协调和数据分析作用,提高执行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