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法治网地方聚焦 • 正文

服务大提升 群众得实惠——宁县持续加强转变作风改善发展工作纪实

       中国法制西部网讯(记者 靳明明 申连宝 通讯员 李建强)“请大家对驻村工作队队长席国胜上个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民主评议,满意的请举手,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这是5月30日,在春荣镇李台村扶贫工作会上,15位村民代表正在对本村驻村工作队上个月工作满意度现场进行民主满意度测评的一幕。

     “李台村作为深度贫困村,贫困面广、脱贫任务重、为了把村上的扶贫工作做实做细,我们首先在驻村队伍干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从今年开始起,每月月底都会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现场打分和民主测评。”村党支部书记李光明说。

       今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宁县各部门干部通过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服务意识,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至目前,全县共梳理整改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力、官僚主义、行政效能低下、营商环境不优等各类作风问题439条。

上门办事  群众在家里享受服务

      “现在的这些医生真好,亲自到我家又是给我量血压,又是给我测心电图。”宁县新宁镇高山堡村张粉香老人感慨地说。

       今年82岁的张粉香患有心脏病,平常她去县城看一趟病,虽然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的路程,可来回的坐车奔波,还是让上了年龄的她有点吃不消,再加上她不识字,到了医院也非常不方便。

       今年宁县中医院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在了解了张粉香的实际困难后,特意在公共卫生科成立了医疗小分队,有计划、分步骤的赶赴张粉香老人家里对她进行上门医疗免费诊断服务。

       同样,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张粉香家,今年还要一项任务就是要脱贫,从“一户一策”的制定到产业帮扶计划的落实,帮扶干部多次上门来到张粉香家与她对接、探讨,为她家争取到了“331+”产业入股分红、两个孙女争取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类惠民政策……

      “现在的政府政策就是好,干部、医生都上门服务。”张粉香竖起大拇指逢人就夸。

简化手续  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春荣镇新庄村的村民吴洲康,今年3月,他来到政务大厅给远在广东打工的妻子办理流动居住证,原本以为需要很多手续的他,仅仅花费了不到5分钟就在办理大厅办理结束了。

      “以前办理流动婚育证明,除了需要村上开具证明、本人提供照片之外,还得需要本人身份证,有时身份证不在本地的,还的需要往回寄送办理,手续非常繁琐。”吴洲康说,“现在可好,我只需要提供妻子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办理,而且现在还开通了网上异地办理,妻子在广东那边也可以办理,非常方便。”

       今年,春荣镇结合“放管服”改革和转作风促发展大行动,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流程多的问题,认真查摆问题清单,简化办事流程,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全力推动微笑服务、文明服务、绿色通道等优质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目前,全镇已共梳理规范便民服务事项38项,调整取消了农村再生育服务申报、“少生快富”项目申报、“独生子女光荣证”核发申报、流动人口婚育发放、养老保险到龄认定、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申请等多项到村办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理。

抓好教育  干部思想观念得解放

       今年4月,宁县启动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后,作为干部教育管理的大脑中枢机构—宁县县委党校立即启动实施,先后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活动机构、征求意见建议、建立整改台账等,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当下这几天,县委党校的教员们正在抓紧准备作风建设方面的课件,因为接下来几周他们要相继对全县新提拔的新任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村干部进行轮训。

      “作为一名理论教导员,我们要始终把怎样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对党忠诚和推动干部思想解放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从内心深处带动干部作风转变。”理论教师柳亚蓉说。

       县委党校还通过开展“教学提档”工程,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尝试与省委党校、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开拓合作办学渠道,进一步开拓全县干部眼界,并通过统一和规范8 个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布置、材料、流程等,促进现场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与此同时,宁县县委党校还通过聘请5名作风建设监督员,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和办学质量得到提升。

责编:吴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