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 火——原阳律师业发展记
浴 火——原阳律师业发展记
文/金国强
编者按:我们热情地向您推荐作家金国强先生反映律师业发展的佳作《浴火》。这是一篇文史类文章。这种文体一要事实客观,二要文彩飞扬。作者叙写河南省原阳县律师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此外,该篇不足5o00字,作者却用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五分之四的时间用在了采访知情人和收集相关史志资料之上。作者的为文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所表达或表现的这一段历史也需要我们铭记,因为从中我们已经聆听到了共和国法制建设那坚实有力的脚步声……
引子
我国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我们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息息相关。律师队伍作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出现,标志着立法不断发展,法律作用不断加强,程序逐渐公正。英国学者科特威尔指出:“辩护人的最后出现,并不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因为随着法律程序本身以一种高级形式加以阐释时,那种通晓司法过程并能向普通的人们说明这些程序的顾问和专家的发展成为必不可少。”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原阳县政协文史委决定编写一本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反映我县改革开放成果的文史资料。
我应约参与了这项有益的工作。对于我熟悉的法律服务这一行业的有关人士进行了尽可能多地采访,加之我之30年的亲历,整理成篇,旨在见证我县律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波三折的不凡经历,并从中可以窥见我县律师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或力量。
一、1952年—1957年
襁褓
1952年。新生的共和国阳光灿烂,叶绿花红。
这年5月15日,榴花开得正妍。原阳县律师执业机构以最雏的“法律顾问处”的形式问世。而她的业务是单一的:刑事辩护。
法律顾问处的第一位主任吴学文,性别,女,想来 应是女中豪杰!她旗下有两名律师,侯安邦和张修堂,后来居上郑玉璞。
1957年春,全国上下的整风反右运动开始。襁褓中的律师以及她的执业机构远抵挡不了政治疾风的吹拂。在被社会指责为“丧失阶级立场”、“为被告开脱罪责”之后,侯安邦、郑玉璞两位律师被划为”右派”。黯然退场。
10月,法律顾问处被撤销。
二、1980年—1999年
涅槃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确立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此即今天所称的改革开放的始端。
也正是自此,法制建设的春天来了。律师,这浴火的凤凰就要重生了。
1980年8月,秋高气爽。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条例》对律师执业机构及律师的性质予以规范,并将“五十年代”律师业务范围仅限于“刑事辩护”拓展为:单位法律顾问、民事代理、刑事辩护以及非诉案件的法律服务,当然包括法律咨询和代写诉讼文书。
这一年11月,原阳县司法局成立,同时 恢复 法律顾问处。
23年前被打成右派的郑玉璞从河北唐山老家千里迢迢赶回原阳,负责法律顾问处的启动。张守玉、袁希嵩先后参与法律顾问处的工作。
刚刚起步的法律顾问处与司法局、公证处挤在3间“一摸手”高 的低矮旧瓦房里,潮湿、昏暗。3间屋里就中间悬挂一个15瓦的电灯泡。 地点在县公安局西侧、黄河大厦东侧的一个小院子。 夏天办公,没有电扇,一个个赤着脊梁,摇着芭蕉叶扇子拍打蚊蝇。两个人不合一张桌子。一个人不合一条凳子。办公室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没有开水。喝口凉水还得跑到近邻的外单位原阳县水利局的水管接水喝。 律师办案件,在县城,走路。下乡了,才骑自行车。因法律顾问处人手太少,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司法局便在1982年面向社会招聘“兼职律师”。 当时招聘的基本条件是:高中毕业。至于哪个单位并不重要。 当年招聘10人。而留下坚持做律师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的有崔 荣文、高乐义。崔 荣文 来自原阳县电机厂。高乐义 来自原阳县化肥厂。
尽管这些被调入或招聘的法律顾问处的执业(兼职)律师无一法律专业,对于法的深度和广度有些浅肤,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法律环境里,无疑地成为国家法制建设起步的一个 征象 ……
自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分配到法律顾问处的王 黎明 ,尽管后来成了律师事务所的主管并且把律师事务所搞得有声有色,但初来乍到,连法律顾问处是干啥的都弄不明白,以至在接受我这次采访时还略显不自在,说,一提顾问处便想起老头老太太……
时间到了1984年,全县兼职律师已达23人。“律师工作证”由新乡市司法局上报省厅,省厅审核通过。
此时的法律服务开始收费。但收费的数额,现在听起来都是笑话儿。单位主要是企业聘请法律顾问,年收费不超过100元,大多在50元上下。民事案件的代理或刑事案件的辩护收费10元-50元不等。代写一份诉讼文书如起诉状、上诉状之类,收1.5元,熟人看个面子,收5毛!1989年,我和其他8个人被再度招聘至律师事务所时,代写诉状收费还在3元-5元之间徘徊呢!
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规范律师执业,1986年实行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核准“律师工作证”制度,寿终正寝。
1986年,朱约杰和成群星通过“全国第一难考”的律师资格考试。 朱 约杰 ,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政法学校(中专),被分配至原阳县法律顾问处。当年17岁。虽年轻,但稀有!他是原阳县法律服务行当中最早的一个法律专业科班出身。
1987年,“原阳县法律顾问处”更名为“原阳县律师事务所” 。
1990年,与朱约杰同时考取律师资格的成群星接替王黎明主政原阳县律师事务所。他虽然不是法律专业的科班生,但他博览群书,思路开阔,登高望远。他 任上 的第一年,实行收入提成制。当年业务收入便由上年的8000元提升至20000元!群星认为,律师的报酬应当与他的付出相当。为了律师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律师对于法的深度和前沿的把控,他首先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研究中心建立关系,及时了解中国和世界关于法的动态。同时,为激励律师干事创业,1991年,他当家作主,为每个执业律师买了价值2600元的轻型摩托,定做一套西装。但 囿 于当时的制度环境,他没有上报市局律师的主管。还是3年之后,市局领导知晓后才“生气”地“呵斥”他:好事咋不报咧?好的经验晚推广了三年!
成群星使原阳律师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1994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被提到议事日程。
这年春节刚过,节日喜庆的余音还在每个人的心头萦绕,可是,原阳县律师事务所的新一轮改革拉开了帷幕!
原阳县律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一分为二。以高乐义为首的执业律师沿用“原阳县律师事务所”招牌,称“一所”;以崔 荣文 为首的执业律师则打起了“原阳县第二律师事务所”的旗帜。崔 荣文 为“二所”设定目标:经过若干年的打拼,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律师队伍!也的确,以崔 荣文 为首后经万家18年经营的这支律师队伍发展到2018年春,执业律师达39人,辅助人员3人,成为新乡市八县(市)规模最大的县域律所,同时还是新乡市9个律师实习基地之一,工作站分布在郑州、新乡和长垣。2011年,该所成立新乡市律师行业为数不多的党支部。2016年,中共原阳县律师行业联合支部委员会在未来所 成立,荣获“河南省优秀律师”、“河南省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邢体兴任书记。一时间,未来所莺歌燕舞,心向往之者众。
1997年5月,《中国律师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颁布一周年,编辑部邀请8人撰文专版纪念。这8人中有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院、最高检、中国 社科院 的专家、领导,我作为全国最基层的法律服务人员被邀撰文,我的《执业,当在律师法规范之下》被 放在第4位发表,为我所在的未来所以及原阳县乃至新乡市的法律服务机构都争了光……
随着经济的繁荣,法律服务机构也渐多起来。1997年,执业律师李锋 从“二所”分离出来,打出自己的旗号:“原阳县华源律师事务所”。1999年,“华源”更名“博浪 ”,也就是这一年,博浪律师事务所被授予“全省律师行业文明示范窗口”,这是迄今原阳县法律服务机构获得的最高荣誉。
三、2000年—2018年
脱钩
2000年,律师工作的改革进入了实质阶段——用当时中央到地方的文件说法即“脱钩”转制。“脱钩”即与司法行政机关“脱钩”,不再依附于司法行政机构,完全靠行业 管理 ,律师将自己推向市场,由“国办”到“合伙”。
当年,我兼职原阳县《博浪报》的总编辑。我将《新乡未来律师事务所率先转制》一文,放在《博浪报》第75期头版头条,向社会推介律师“脱钩”信息,为律改的正确方向鸣锣开道。
这一年,原阳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此中心为县司法行政机关设立,对困难人群予以诉讼援助。此即人们俗称的“老百姓打官司,政府买单”,即执业律师每办一起援助案件,政府给办案律师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之后,发展为每位律师每年都要办理3-5起法援案件,体现政府及律师对于社会弱势的关爱。
也正是因为“脱钩”,每个律师事务所 前置的“原阳”均改变为“新乡”,再后来,“新乡”变更为“河南”,如“河南未来律师事务所”、“河南兴原律师事务所”。
随着我们国家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律师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认可、重视以至尊重 ,原阳县人民政府下发《原政文(2015)38号文件》,即《原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要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县属企事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聘用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旋之,县政法委聘请万家、曹守安为常年法律顾问,县政府聘请邢体兴、曹守安、尚平原为法律顾问,为社会竖起了标杆! “有事找我的律师”,成了时髦而又切实的社会流行语。
将律师工作指为“为坏人说话”、“丧失阶级立场”,一有大的运动先让律师“靠边站”,以及收取律师“保证金”,不让律师为公众撰写信访材料的荒唐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时间到了2017年。原阳县政法委、原阳县人民法院、原阳县人民检察院、原阳县公安局、原阳县司法局、原阳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原阳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联合下文,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即由上述人等结合具体案件,围绕案件事实,视证据、程序以法律适用,向诉讼当事人、相对人和社会公众进行说理释法。并强调,要形成制度、健全机制,以此化解矛盾,稳定社会。
律师,成长了起来,比肩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成了社会极可信赖的群体,律师职业,成了社会欣羡的职业。律师业,已由最雏的嫩芽茁壮成长,灿如夏花 ——
律师的执业机构有了应有的名分。每个律师事务所都有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场地。每位律师都有自己的汽车、电脑等现代化执业装备、设备。他(她)们乘坐高铁、飞机去往全国各地出庭、调解、签约、谈判、演讲,洋洋洒洒而又温文尔雅;他(她)们深入机关、企业、农村、学校、军营以至众多家庭播撒法的细雨,润物无声······ 律师的发生、发展过程,便是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一个缩影。我县亦然。
尾声
本文将要 定稿之时的2018盛夏,原阳县法律服务市场又增添了一支新军,以尚 平原 、兰本涛为首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河南衡度律师事务所诞生。如此,我县法律服务市场,加之朱广宇、孙付田、王剑锋 的三个个人律所,已有6家律师事务所和一个法援中心,执业律师达65名!这在新乡市八个县(市)是空前的!鹤立鸡群!
此时,我自然想起美国乔特律师在哈佛法学院的演讲—— 为国家服务,使该职业不仅仅是为了面包、名誉和社会地位,而是具有了共和国奉献的崇高职责;不再是机敏的工巧、细致灵活的科学,不再是狡猾的逻辑,堂皇的雄辩和野心勃勃的学识,不再是身披紫袍、待价而沽的诡辩家,而是拥有了几乎是政府部门的尊严,成为国家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工具!
我们已成了这样的工具。
2018年7月11日
作者简介
金国强,1957年12月23日出生于原武镇南关村,生活于原阳县韩董庄镇赵厂村。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河南省文化厅《群众文化论坛》杂志编辑、原阳县《博浪报》、《原阳县民营经济》总编辑。
在(原阳)律师事务所工作30年。
2015年,出版随笔集《一路走来》。
联系电话:1306937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