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 > 大荔: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交通扶贫乡村振兴攻坚战

大荔: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交通扶贫乡村振兴攻坚战

微信图片_20180719111012.jpg

近年来,陕西省大荔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总抓手,坚持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高点定位,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交通”领跑“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207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4.2%,公路密度为1.22公里/平方千米,初步形成了以大西高铁、韦罗高速、国道242东绕、省道108西绕为主骨架,以大朝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202省道为一般干线,其他县乡道路为支线的“七纵七横”大路网大通道格局。

微信图片_20180719111003.jpg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58.jpg

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53.jpg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53.jpg

       陕西省大荔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加速补齐贫困村交通运输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重点聚焦全县112个贫困村,投资3.2亿元,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160余公里,通村路完善工程240余公里,产业扶贫路30余公里。把创新“公路养护+精准脱贫”模式,优先将沿线镇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公路养护队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74个,县乡道养护员每人每月养护费达到1400元,村道每人每月养护费达到600元,实现了公路养护、脱贫攻坚“双赢”。物流运输带动致富增收。积极搭建物流站点、物流信息、货运配送三个网络,在全国率先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镇为站、以行政村为点”的三级服务体系,农村货运班线配送业务实现行政村100%全覆盖,年运销农产品和工业品30余万吨,成交额达3.5亿元,为农民和企业增收减支5000万元。依托农村物流“下乡进城”双向快捷通道,积极整合全县227家涉农电商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客服、运营、设计、销售等就业岗位2200多个,支持引导困难群众开办网店157家,实现销售额2200万元,“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致富金桥。

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28.jpg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13.jpg

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28.jpg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28.jpg

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22.jpg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34.jpg

      陕西省大荔以“交通+”为主题,以“建设全域农业公园,唱响乡村振兴看大荔”为统揽,推动交通与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使优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真正成为生产力、竞争力。“交通+农业”深度融合。依托美丽公路风景线,实施百公里百万亩美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40万亩有机冬枣基地”“20万亩关中粮仓”“10万亩时令水果基地”等特色农业功能区域串联一体、组团集聚、协同发展,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特别是沿黄观光路的开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冬枣6万亩、水稻1万亩、莲菜3万亩、水产3万亩,黄河大闸蟹、南美白对虾西安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从2006年的不足两千元增长到现在的1.6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围绕建设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的国家级农业公园,建成沙苑休闲观光路等农村旅游路100余公里,将同州湖、皇家沙苑等8大景区,多彩渔村、冬枣小镇等9个特色小镇,严通、柳池等13个农业公园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形成了以8大核心景区为引领,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为支撑,平罗农业公园等为节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贯通形成西至西安、东至永济、北至洽川、南至华山的1小时黄金乡村旅游圈,大荔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秦晋豫黄河金三角重要的旅游集散地。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991.7万人次,综合收入49.58亿元。“交通+体育”深度融合。坚持把大朝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等最美农村路作为承接赛事、拉动经济、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建成了全国首条12公里乡村自行车高速公路、世界最长的城乡百公里自行车封闭健身骑行系统,绿色、低碳、环保的慢生活出行方式成为时尚。特别是在沿黄观光路上配套建设了15公里的水上自行车道,成为陕西大荔黄河湿地水上最美的“景观图”。(田建荣)

微信图片_20180719110946.jpg

   责任编辑:李跃峰



[打印本文] 发布日期:2018-07-19 来源:时代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