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将作出决定 助力“一号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助力“一号工程”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人大系统如何发力?3月29日上午,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提请审议。
为了及时了解《决定(草案)》内容,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决定(草案)》起草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彭军,他详细介绍了该草案的起草背景和主要特色。
目的在于深化认识凝聚共识
“这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彭军谈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战略机遇。制定决定,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
“出台这一决定,也是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的应有之义。”彭军介绍。今年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召开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3月27日,市委又召开了全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新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制定该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彭军说,制定该决定还进一步彰显人大的担当作为,是体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人大有作为”的实际行动。
决定草案和工作方案同步推进
彭军介绍,为起草该《决定(草案)》,研究室于2月中旬就启动这项工作,通过系统学习、成立起草专班,在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反复修改完善,同步推进《决定(草案)》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严格对照规划纲要、市委部署要求和市委书记袁家军讲话精神,做到《决定(草案)》和《工作方案》内容、表述的有效衔接。
规定五种助推方式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依法履职、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立足自身、坚持统筹谋划。”在谈到《决定(草案)》把握的原则要求时,彭军这样说。
“《决定(草案)》还从5个方面原则性地规定了5种高质量助推方式。”彭军介绍,即强化立法保障、强化监督促进、强化代表助力、强化协同联动、强化机制创新五种形式。此外,在《工作方案》中,机制创新被细化为决定推进、调研献策和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三种形式。
“出台决定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一号工程’。”彭军认为,当前首先是要抓好2023年的工作推进。梳理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就可以发现,涉及“一号工程”的重点项目清单就达40项。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求各专工委要对照清单中所列每一项重点项目细化措施、倒排工期、打表推进,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抓好落实。今后每一年,还要建立一个机制,建立目标体系,把助推工作的“路线图”细化为年度“施工图”“进度表”,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人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