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三力联调”倾心调处,30年纠纷一朝化解
时代法治网讯(吴友能 通讯员 朱显攀)连日来,在旬阳市段家河镇,一起长达30年的土地边界引起的相邻权纠纷,经过镇派出所、司法、法庭、村干部以及乡贤“三力联调”机制倾心调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段家河派出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真实写照。
3月18日,在旬阳段家河派出所,该所负责人介绍了这起纠纷的来龙去脉:1994年,家住旬阳市段家河镇高鼻梁村的张某与邓某因为土地边界问题引起纠纷,导致两家为此结下积怨,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30多年来,两家因矛盾激化多次挑起事端,派出所民警记不清出了多少次警,但屡屡调解没有成效。张某觉得邓某修到户便道占用了自家林地,邓某也觉得张某建房占了自家的自留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村组、镇里也多次就此事做双方的工作,但始终未能促成和解,双方一直僵持着。
今年3月12日,两家再次发生纠纷,张某一起之下找来挖掘机,挖断了邓某出行的到户路,双方一时剑拔弩张。派出所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苦口相劝,稳定其情绪,要求双方不能冲动行事,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纠纷虽暂时平息,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下去很有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为此,该所专门召开所务会,研究解决方法,又分别与司法所、法庭、村上沟通,商议解决矛盾的突破口。
3月15日,该所启动“三力联调”机制,会同镇司法所长、法庭法官、村支部书记,将双方约在一起,并邀请了邓某的两个德高望重的亲戚一同到场调解。调解人给当事双方普及了《民法典》关于相邻权的法律规定,一阵见血的指出了张某挖断邓某到户路从法律、道德、情理上都站不住脚,也指出了邓某已去世的父亲当年趁张某不在家,从张某林扒修到户路也有错误之处。从乡邻情谊、道德法理、社会影响等方面,反复劝说调解。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历时6个小时的“背对背”摆事实讲道理 ,“面对面”拉感情说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场说法、现场丈量,张某将自家坎下邓某修到户路的林地换给邓某,邓某将自己位于张某房屋西头的自留地换给张某,双方达成并签订了土地互换《人民调解协议书》。
至此,涉及两代人积怨、历时30多年的矛盾纠纷终于尘埃落地,张某、邓某两家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并衷心感谢“三力联调”机制帮他们化解了恩怨,这起疑难纠纷的成功化解在当地传为佳话。
责编: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