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 > 深圳市政协委员关注“家长批改作业现象”

深圳市政协委员关注“家长批改作业现象”

王晓明

程红兵

邓少勇

  日前,深圳晚报刊登《“孩子的作业该由谁改”引各界热议》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在1月15日开幕的深圳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该现象同样引起了不少市政协委员的关注。

  对于孩子的作业该由谁改,委员们观点不一。有委员认为,应厘清家校责任,老师理应肩负批改作业的责任,不能将此责任推卸给家长。家长可自愿参与辅导,但不能硬性规定。但也有委员认为,家长批改作业也有其合理性,可促使家校结合。

  观点1

  应明令禁止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最近,网络上疯传“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等家长抱怨的文章。这些文章一经发出,均获得大量家长共鸣。

  市政协委员王晓明和朱舜华看到了此现象,联合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厘清家校责任、优化小学教育”的提案》。提案中强调,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责任应该有一个明确界限。朱舜华认为,批改作业本是教师的责任。老师把责任推给了家长,这是一个扭曲的现象。

  “教师每天对着这么多孩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如果老师将批改作业的责任推给家长,意味着老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的责任也推卸给了家长。”朱舜华说。

  王晓明表示:“我了解到,有些教师会在家长群里面将批改作业的情况,互相比较,如果做得不好还会公开批评。这样一来,容易造成比较心理。”

  王晓明认为,深圳应该参照其他一些城市经验,立法明确禁止“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这一现象,由教师自己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王晓明说,家长不应该过分关注孩子学习,家长应多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思想。

观点2

  家长批改作业可促使家校结合

  记者发现,对于这一现象,也并非所有的政协委员都一致反对。市政协委员易松国就认为,家长批改作业也有其合理性,可促使家校结合。

  “家长同时也是教师,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我相信社会上很多家长其实都会在家里给孩子辅导作业。”易松国说。

  与此同时,记者采访到某学校的一位老师,该老师也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结合,家长批改作业可让家长不当“甩手掌柜”,促使家长多关心孩子学习情况,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

  针对以上观点,朱舜华不予认同,他说,将批改作业的责任嫁接给家长,反而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压力影响家庭氛围。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家长还有可能发火。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都绷得太紧了,可能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朱舜华说。

观点3

  教学范围内作业必须由教师批改

  不同于以上两种观点,市政协委员程红兵则认为,如今的家长,大部分有自己本职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若家长在力所能及以及自愿的情况下,适当地批改作业未尝不可,但应适度。

  程红兵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对此他深有感触。“批改作业的主要责任人在于老师和学校,不是家长。”

  程红兵说,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家长批改作业的手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体会教师的艰辛,但教师可与家长进行协商,若家长想了解情况,可以多关注孩子作业问题。若还想参与其中,可以批改。

  “教师应该打通和建立与家长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若是有异议,可以逐一向上反映。”程红兵说。

  市政协代表邓少勇身处教育一线工作,也是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的校长。他认为,普通基层老师确实面临大班额、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如果是阅读名著,监督摘抄好词好句等拓展性的作业,教师让家长帮忙批改,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要是所有作业都推给家长,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不利于教师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策略。

  邓少勇指出,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内的作业必须由教师批改,拓展延伸类的作业可由家长协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教师需要跟家长之间互相沟通,探讨出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家长应更多关注孩子精神层面的东西,例如鼓励孩子阅读等。”邓少勇表示。(见习记者 王宇)


[打印本文] 发布日期:2018-01-16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