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地税局:让税徽在脱贫路上闪荣光
中国法制西部网讯(梁东海
胡扬帆)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的西安市鄠邑区,地理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和“银户县”之美誉。然而,在这方肥沃的土地上,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生活艰难、尚未摆脱贫困的人民群众,亟待全社会的关心帮扶,为他们播撒希望,重拾信心,点燃心中的小康梦想。
今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按照区扶贫办下达安排的工作任务,鄠邑区地税局——这支百炼成钢的地税铁军火速领命,主动出击,立刻奔赴到脱贫攻坚的最前沿。
局长黄辉向帮扶群众的孙女赠送学习用具
高点定位,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鄠邑区地税人在党组书记、局长黄辉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召开了扶贫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高点定位,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艰巨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问题来抓,在全局95位在编人员中,局班子带头,抽调科所长正、副职,“优秀共产员”“最美地税人”等52名精兵强将,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号召扶贫干部弘扬地税铁军精神,不辱使命,真抓真干。同时局里还采取了将人力、物力、财力向扶贫倾斜的工作机制,激发了斗志,鼓舞了士气,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
局长黄辉 副局长赵战强自发为贫困户打扫院落卫生
按照“工作求精、措施求实、成效求显、宣传求新”的原则,分解、落实了52户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任务,组建了6个帮扶工作组,明确了分工协作责任,建立了定期召开的协调会议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鄠邑地税扶贫微信群”,实现了局与组、组与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惠农政策以及各扶贫小组的工作进度、经验做法,全局上下形成了互勉共进、追赶超越的良好态势。
北坂村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家庭共聚一堂欢度佳节
坚持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要求,引导大家自觉发挥共产党员、工作组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拼搏奉献的忘我精神,用大爱真情投入到扶贫脱贫的第一线,为贫困群众把事办实、把事办好。
干部朱东哲给帮扶贫困户送去鸡和饲料
扶贫扶志,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为了加快推进扶贫扶志工作,鄠邑区地税人弘扬了优良的地税精神,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局长黄辉和班子成员的带领下,6个帮扶组的干部们,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走进贫困户家中,通过看、听、问、议等方式,认真查找致贫原因,寻求扶贫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稳地帮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建立完善了“一卡一簿”档案资料,逐一排查,详细审核,并将明白卡、强农惠农政策、资料夹贴挂在贫困户墙上。
炎炎夏日,40℃的持续高温,也不能阻挡扶贫干部们的工作热情和坚定步伐。走村入户,“献爱心,送清凉”,自行出资为贫困户送去了西瓜、绿豆、牛奶、衣服等慰问品;操起工具,帮助他们扫院落、除荒草、装水池、修屋面、铺路沿;坐在床沿,给他们耐心宣讲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救助政策;蹲在院落,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结穷亲,鼓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积极上进的生活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局长黄辉与甘河镇党委政府多次商讨,鼓励6个小组帮扶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并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与陕西天鑫兔业公司拟定的《肉兔产业化精准扶贫项目方案》,真心为帮扶的贫困户开辟致富源泉。鄠邑地税人凭借真心、倾注真情,把扶贫工作抓在手上,把贫困户的疾苦放在心上。
群策群力,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这是鄠邑区地税人始终坚守的信念,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局驻太平村第一书记王超伦“五加二”“白加黑”日夜坚守在扶贫岗位,终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支架移位住院就医;局长黄辉帮扶的“穷亲”是59岁的马志亮,脑梗后遗症,已丧失劳动力,孙女患有紫癜,常年就医,大儿子、儿媳没有工作,小儿子出门多年未归。当黄辉了解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立即带上食品、新衣、书桌和学习用品送给“小孙女”,并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一次,听说孩子高烧39度,黄辉顾不上自己身患胆结石的老病,奔波20多公里去医院看望孩子,真诚的付出点燃了马志亮家生活的希望,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坚决要给“恩人”送上“扶贫帮困伸援手,心系农户献真情”的红色锦旗;副局长白新宇通过走村入户,摸透了帮扶对象肖高礼家的详细情况,针对其因病、因残、因家庭矛盾等综合因素而致贫后,对症下药,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为其修屋面、排水沟、污水井,帮助化解了家庭矛盾纠纷,解决了其妻子稳定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肖高礼高兴地逢人就夸;神南村工作组组长高淑萍,虽说是一位女同志,但是巾帼不让须眉,“抱团帮扶”是他们从最初想法变为现实的集体智慧,变“单打独斗”为“团队作战”,这一做法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活力,使他们与全组包抓的7家贫困户,很快交成了朋友、结成了“穷亲”,他们为精神残疾的杜想民、丧失劳动能力的杜卫民、59岁还未成婚的杜西化、精神受到打击的燕开路、常年疾病缠身的张三省等贫困户四处奔波;神北村扶贫干部文立战为了帮助杨战省一家扩大养猪规模,请来了技术专家,从配料、防疫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如今文立战不仅成了养猪“专家”,还成了“销售能手”;神南村扶贫干部范春良自掏腰包4000元为贫困户杜开会家修厕所、安装防盗门。像这样鲜活的扶贫事迹和生动故事数不胜数,在贫困户中口口相传。
神北村帮扶工作队向患白血病的群众进行捐款
“精准扶贫就是一次“赶考”,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贫困户都是一个‘堡垒’,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我们的扶贫干部真的是拼了,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天气多么恶劣,没有一个退缩的,他们还主动为贫困户捐资捐物,排忧解难。”局长黄辉对笔者有感而发。
胡杨帆认真填写扶贫工作记实簿
贫困户给干部朱东哲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脱贫攻坚在路上,任重道远何所惧。鄠邑区地税人用大爱真情和实际行动书写着地税干部为民情怀,如今,贫困户们的生活状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的改造了危房、有的穿上了新衣、有的领上了低保、有的找到了工作、有的治好了多年的老病、有的申请了产业发展扶贫资金……在这场攻坚战中,鄠邑区地税人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和神圣职责,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爱戴。